我们在一些岗位上会看到从事具体设计工作5-10年后,转向了产品定义,设计培训与分析,以及市场开拓中的售前攻坚环节,那么他们考量的范围自然从技术层面转到了社会关系,资本运作,市场分析等定性领域;而另外一种成了标准的设计领头人,带领团队,开发新型的设计概念和模型,这样的家伙会对产品和客户研究的整体设计环节做深入研究。在做这个过程中,但无论是以上哪种,都应该保持对技术层面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维。现阶段一个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无论什么产品与服务,都是由技术的进步在推动,事实就是设计师如果不了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他也就很快的被抛弃在设计的前沿。当然,软件版本不能直接得出设计思想不前卫的结论,不过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连好切身的工具的状态都不了解,就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的设计人员还会主动的研究产品科技的变化,技术进步对产品功能的提升,用户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转变。
如果你有听到这样一个问题“请问你的这个作品是如何做出来的?”。就会觉得这个人技术贫瘠。当你的创意受阻,视觉表现能力不够的时候,都是由于你的技术储备不足,你不知道一种视觉方式应该如何通过软件和手绘来完成,你用不好你的工具 — 这就出现了“敢想不敢做,敢做作不出”的尴尬。我们在你获得了更多的设计工具的经验,结识了更多的技术精英,导入了很多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在遇到困难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动手,培养了主动寻找资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很快能满足你的“创意私欲”。有些人会觉得如果花太多时间去研究技术,那不是浪费了创新思考的时间了么?这种想法其实是比较天真的额,设计思想和技术根本没有冲突,你的冲突在于你没有决心和毅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设计上,你的主动性缺乏还要找一个借口,并且迷惑大多数和你一样无知的小白。
好后就是技术型的东西。技术的积累不单单是你能够使用更多的软件协同工作,了解更多的技术词汇以便会议时滔滔不绝,也并非你对待菜鸟时做前辈状,技术的知识带来的是对产品整体的理解,如果你希望进一步的往产品设计方向发展,那么围绕着产品的技术环节与背景,你应该了然于胸,以便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