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如水 一心谋福为民的刘伦堂

   2019-07-15 372
核心提示:刘伦堂(左一)进企业排忧解难走进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居民公示牌上,第一个就是党总支书记刘伦堂的照片,照片下是他的电话“13986587303

 

刘伦堂(左一)进企业排忧解难

  走进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居民公示牌上,第一个就是党总支书记刘伦堂的照片,照片下是他的电话“13986587303”。对老鹳庙社区的群众来说,刘伦堂是他们好熟悉的人。有困难,就找刘书记,25年来,这几乎成为当地居民的习惯。

  然而625日,这个习惯不得不中止。那一天,74岁的刘伦堂因积劳成疾,倒在他工作了25年的社区书记的岗位上。

  25年来,刘伦堂将负债的城中村发展成总产值2.3亿元的先进村;他去世时,只留下3600多元个人存款,这是他的全部积蓄。剩下的,是能装满一麻布袋的奖状、荣誉证书以及20多本学习工作笔记。

 

25年如“燕子衔泥”

  负债村如今总产值2.3亿

  25年前的老鹳庙,辖区人口2000多人,仅有600亩菜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集体还欠了一些债。

  1989年的夏天,在与乡党委书记的一番谈话后,时任乡企业公司经理的刘伦堂,决定放弃红火的事业,挑起老鹳庙村的“担子”。

  “当时他当那个经理蛮风光的,他愿意回来当书记,实话说,我们都没想到。”村民江文胜说。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刘伦堂放弃乡干部的铁饭碗“亏了”,但刘伦堂说,只要能带领大家致富,就是“赚了”。

  上任后,刘伦堂四处奔波,找亲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先后创办了水泥厂、建材厂、碎石场、建筑队等一批村办集体企业,带着老鹳庙跳出了“苦海”。大雪天里,刘伦堂和工人一起上山用板车拖石头;烈日下,他带着馒头和自来水跟着送水泥的货车到武汉跑销路。在刘伦堂的带领下,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3年底老鹳庙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3亿元。

  25年来,刘伦堂像“燕子衔泥”一样,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改造社区泥巴路7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村级公路全部硬化,组组通水泥路。同时,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水、改厕、改电,解决了群众烦心的“低电压”问题,让居民在全区好先用上自来水,让周边居民羡慕不已。

  社区副主任程时贵说,刘伦堂经常工作到深夜,就睡在办公室,很难想象一位七旬老人,有如此饱满的工作热情。可惜壮心虽在,但他却积劳成疾。去年9月,他被确诊为肝癌。社区干部方杨奏说,生病之后刘伦堂“更像是与时间赛跑”,只要身体允许,他就坚持工作。

  身后留下的全部遗产

  两张卡合计仅有3600

  在许多人眼中,刘伦堂是能够“说了算”的。当了25年的“一把手”,经手社区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上千个。时常有一些老板带着钱物找他帮忙,但每次都是高高兴兴来,“灰溜溜”地走。

  面对诱惑,刘伦堂从没动过心。面对家人,他也从不照顾。长子刘文兵说,父亲早就定下“家规”,凡是社区的事、尤其是建设项目,家人一律不得插手。

  625日下午,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弥留之际的刘伦堂,从枕头下摸出两张银联卡,颤颤抖抖递到长子刘文兵手上,断断续续地说:“我这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一点扯不清的账,做人一定要公道清白,决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71日下午,刘伦堂入土为安。刘文兵和妻子江四兰到社区办公室清理父亲的遗物。除了成堆的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等奖章、证书,还有20多本学习、工作笔记。到社区银行网点查询,父亲留下的“6228480761028504915”中国农业银行卡上,只有3600元;另一张“40551250631488905”交通银行卡上,只有0.96元。

  “以前我一直觉得他抠。”江四兰说。家里的房子还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两层小楼,早已破旧不堪。2003年,夫妻俩想买套商品房,他们找刘伦堂借钱,可刘伦堂只拿得出几千元。“我们只好再去跟亲戚朋友借钱,借钱的时候人家都不相信,说我们还用借钱买房?”江四兰苦笑着说。如今,想着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再看看他留下的奖章和证书,江四兰哭了。

  20多本笔记写满民情

  百姓的难处他都有一笔账

  刘伦堂笔记本分为4类:5本工作笔记、7本群众反映问题汇总笔记、5本群众纠纷登记笔记、4本学习笔记。

  打开他的记事本,大量的篇幅是哪家拆迁款没有补偿到位,哪家危房需要修缮等容易被人忽视的“小事”,一直记到他发病前几天。居民们说:“刘书记对我们的难处心中有一本账!”

  社区10组的居民程时全是个无房户,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借住在二哥约30平方米的小屋里。去年,他找到了刘伦堂,刘伦堂实地察看后当即表态:“争取春节前住进新房。”但是,在城中村批地建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伦堂和程时全一起,层层汇报,处处找人签字。去年8月,在还差一个关键的批字时,负责人却远在浙江挂职学习,刘伦堂二话没说,硬是坐8小时车赶过去,好终拿到了批文。此后不久,刘伦堂病倒了,程时全愧疚难当:“刘书记是为我们的事累倒的啊!”

  50多岁的困难户张整华没有工作,刘伦堂将他安排在法兰盘公司工作,月工资1500元;程怡患再生贫血,需要钱做手术,刘伦堂带头为她捐款……

  “没有刘书记为我担保,我的合作社可能早就完了。”47岁的江文胜告诉记者,2000年时,自己将30多亩荒山坡承包下来,种银杏、桂花、枣子。“树苗前期投入大,没什么产出,我一度困难得揭不开锅。”刘伦堂听说他承包的事,主动登门,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在他去世前几天,他还到我家来看我。”江文胜说,这一次,刘伦堂显得极为憔悴,“他说,他身体不行了,以后帮不了我什么了。他说要是再有什么困难,让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别放弃。”江文胜声音哽咽地说,一想到再也看不到书记登门了,他就觉得“心里空空的”。

  200居民自发前来送行

  书记走了但仍愿守护老鹳庙

  “善于学习,并善于学以致用。”下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清这样评价刘伦堂。他说,刘伦堂虽然学历不高,但25年来他创造了下陆区多个第一:第一个办水泥厂的企业家,第一个带头搞经济体制改革的村支书,第一个搞村级工业园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带头人,也是下陆区同时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劳动模范的指定之人。

  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一方土地、对这里生活着的人们怀着深厚的感情。

  去年9月,刘伦堂确诊肝癌后,开始接受介入治疗。第一次治疗后,他稍好一点,就偷偷溜回办公室,解决群众难题。当年12月,第二次介入治疗后,他仍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又回到社区。

  “去世前两天,他说想到社区和居民家看看,我们给他借了轮椅,但他吐了好多血,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江四兰说。

  弥留之际,对来探望他的每个人,刘伦堂都能清晰地认出来,也能记得对方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处理。“我站在床边感觉特别心酸。”刘文兵说,“说心里话我宁可希望那会他糊涂一点,就能少挂念一些。”

  625日深夜,74岁的刘伦堂离世。629日,大雨如注,200多名居民自发前来为刘伦堂送行。

  刘伦堂走得仓促,生前指定留下的遗言就是,死后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老家林场。这里背靠村庄,他想默默地注视着这里的变化,期望后人能实现他发展商务物流、对接团城山商务区,建设老鹳庙新城的梦想。

  眼下,下陆区正在修编规划,形成以老鹳庙社区为中心,辐射整个老下陆、全面对接团城山开发区的老下陆商务区和物流中心园区的发展框架,刘伦堂的梦想很快将变成现实。

  (实习编辑:丁丽丽)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日常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日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