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老党员,夕阳下老党员演绎责任与担当

   2019-06-25 617
核心提示:2014年,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广泛开展“寻找好美老党员”活动。从3月下发文件至12月典型宣传结束,整个活动历时9个月,经过基层推荐、材料整理、审核筛选、媒体宣

2014年,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广泛开展“寻找好美老党员”活动。从3月下发文件至12月典型宣传结束,整个活动历时9个月,经过基层推荐、材料整理、审核筛选、媒体宣传等阶段,挖掘和宣传了一大批离退休干部的先进典型。此次活动,好终评选出获得“寻找好美老党员”活动组织奖的单位共5个,获得“好美老党员”荣誉称号的个人共42名。其中,有7名“好美老党员”还在当年1126日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这些典型用余热散发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光辉,集中体现了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崇高的思想境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真挚情怀,为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活生动的榜样。

老党员

助学翁为献爱心要活一百岁

受访人:魏 采访时间:33日下午3 采访地点:抚顺市顺城区贵德社区

“看到我写的板报了吧?”记者刚一进屋,魏奇老人就笑呵呵地问道。老人所指的,就是由他亲手创办的宣传板报。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魏奇,是抚顺市国家安全局离休干部。离休26年来,他把一名老党员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2004年,魏奇搬到抚顺市顺城区贵德社区居住,他发现附近的楼门洞内很脏,尤其墙上有不少乱写乱画的印迹。能不能把门洞利用起来,就地取材,在墙壁上办板报,既改善环境,又丰富社区文化?于是,魏奇自己动手清理了楼洞内的垃圾,并自费700多元修葺了墙面,安装了4块黑板。有了宣传板,魏奇便开始运用他在老年大学学到的绘画和书法技能,亲手用彩色粉笔绘制,每月定期出两期板报,内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化常识和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此,他每天坚持阅读报纸和观看电视,然后从中搜集素材、整理成稿。这板报一办就是11年,共设计绘制200余期,从未间断。好近一段时期,魏奇自感视力大不如前。“我开始写大字,用几个字、几个词精炼地表达主题。 ”魏奇对记者说,“眼神不好为什么还要坚持?因为作为一名老党员,有义务宣传党的政策法规,让其深入人心。 ”每天,宣传板前总有人驻足观看,他们不约而同地称赞,“魏大爷这么大岁数还坚持办板报、搞宣传,自己挨累还搭钱,真是让人感动和敬佩”。除了办板报,魏奇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除杂草、灭蚊蝇、绿化庭院……入冬后,每逢雪停,他都带头出来打扫院内积雪。魏奇拍着自己的肩膀说:“这既锻炼了身子骨,又方便居民出行,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离休不离党,这是魏奇的座右铭。自1989年离休以来,魏奇立足雷锋的第二故乡发挥余热,身体力行学雷锋、做雷锋,无私奉献、服务社会。他尤其倾情于教育,心系下一代,关心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7年春节,抚顺城三校领导带领学生走访离退休老党员来到魏奇家,送来了慰问礼物,还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学校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孩子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我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作点贡献。 ”魏奇向记者回忆,“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关键。为国家培养人才必须从小学开始,从小抓起,我作为老党员应该尽这个义务。”为了回报社会,更好地激励学生勤奋学习,2008年,魏奇创立了“民助奖学奖师基金”,决定每年从个人养老金中拿出5000元钱奖励在校师生,并在抚顺城三校举行了第一届“民助奖学奖师大会”。在此基础上,魏奇又逐步将此项活动扩大到顺城区23所小学,每年奖励品学兼优学生50名,每人奖励100元。自2010年“民助”活动扩展到全区范围后,“民助奖学奖师基金”便更名为“秋硕育才奖学金”。 “秋硕”是魏奇绘画时用的化名,寓意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他说:“我不图出什么名,所以用化名,还有寓意,这多好。 ”截至目前,魏奇共出资3万余元,奖励优秀学生330多名,极大地鼓励了学生们争先争优的积极性。

谈起助学金,老人深情地说:“我心中也有‘两个一百年’,一个是建党一百年,一个是我活到一百岁,到时候为党献大礼,在这期间要把这个事一直做下去,绝不半途而废。即使有一天我行动不便了,也要让子女将这笔奖学金送到学校。 ”这些年,包括出资助学在内,魏奇在抗震救灾、社区建设等爱心活动中累计出资7万余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他把社区当自家,用余热温暖着身边的居民群众;把孩子当自己的娃,让积极向上的种子在其心中生根发芽。党性闪光,大爱无疆。

采访结束时外面正下起雪,魏奇嘱咐记者回程“一路小心,平安到家”。

好美寄语:青年党员要相信党,听党的话,跟党走。路走对了,才能有前进的方向,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节能主编办了一张低碳报

受访人:王德珠 采访时间:35日上午1050 采访地点:丹东市振兴区桃源社区

打开王德珠老人的家门,记者仿佛一下子走进了一间小型阅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里的两个大书柜,每个柜子有5档,每档都挤满了王德珠自制的剪报书册30多本,每本书册的书脊上都贴有类别标签,方便查阅。王德珠的节能行动,正是从剪报开始的。他常年订阅13份报纸杂志,只要看到关于低碳环保的资料就当即剪下来,积攒起来装订成册,供研究用。

现年83岁的王德珠,至今已有62年党龄。 1992年,他从丹东市经委能源处处长岗位上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他将全部心血和热情投入到节能事业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做起了低碳生活的宣传员。

“人退了不能闲着,总得琢磨和研究点事干,不然就容易患上‘退休综合征’。 ”王德珠对记者说,“尤其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休不能退岗。我这后半辈子就琢磨干一件事,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尽一点力量。 2006年,王德珠找到几位志趣相投的老同事,成立了“节能老友联谊会”,在全市无偿举办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知识讲座。 2008年,国家对居民购买节能灯具实行补贴政策,他和会员奔走宣传,动员桃源社区2600多户居民全部换上了节能灯,年节电19.6万度,使桃源社区成为丹东市首个无白炽灯社区。后来他们又将节能灯推广到乡镇,前阳镇有4个村变成了无白炽灯村,一个村一年节约电费约10万元。几年下来,王德珠等人累计推广节能灯具3.8万余个。

20105月,为了更广泛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王德珠与几位老友商议,自费编辑、出版、发行了《低碳生活报》。从收集资料、采写文章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几乎都由王德珠一人完成,各种文字材料全部利用废纸,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有人说这是我‘一个人的报社’。 ”王德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指着上面“主编:王德珠”的字样,自豪地告诉记者,“报纸每出版一期,我心里可痛快了!时常能接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好大的年龄已有80多岁,还有人登门慰问,更给我增添了动力。 ”除了一些企事业的资金赞助外,报纸的出版费用全部由王德珠个人负担。对此,他的儿女们都非常支持,说“这钱花得值”。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德珠的家里也充满了节能细节:卫生间的洗手盆不连通下水道,而是将排水管接到一个大水桶里,这样一来,废水就可以冲厕所,而不至于白白流掉;阳台上很多瓶瓶罐罐装满了瓜子皮、果皮等,作为可燃垃圾分类保存;吃剩的食物装到盛土的花盆里,制成土壤肥料;用纸壳箱、旧报纸糊制成书架;用广告宣传单糊制成档案袋……“低碳生活绝不是口头喊喊,我可是身体力行,从生活点滴中践行节能环保。 ”王德珠说。

问起为什么做事如此执著,王德珠很是感慨,他说从根本上源于对党的感情。就此,老人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这是我17岁时写的入党申请书草稿。 ”王德珠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发黄的稿纸,得意地让记者验看,纸上的钢笔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好醒目的当属用繁体字写的“入党申请书”5个大字,内文全部以竖版形式写成,“我小时候受母亲影响立志做个好人,后来读了一些老党员的故事,感受到共产党人就是好人,因此萌发了一个朴素而真诚的想法,就是入党。经历了搬家、运动,家谱丢了,很多书籍丢了,但这份‘准入党申请书’没有弄丢,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可以说,这份草稿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

眼下,王德珠又瞄准了一件变废为宝的大事。丹东城区每天产生大量垃圾,老人正在联系一家企业,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把其中的有机物同城市的粪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联合厌氧发酵”,希望将可燃垃圾转化为燃气,好终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好美寄语:从心里认同我们的党,紧紧跟上党的步伐。人可以退休,但思想上千万不能“退党”,要时刻尽心尽力履行党员的义务。

故事大王用剪纸讲述闾山故事

受访人:赵 采访时间:36日上午9 采访地点:锦州北镇市城西社区

“‘巍巍闾山峰连峰,松涛澎湃荡回声,华夏五镇定乾坤,幽州北镇名四方’,这歌词不知你听过没有,唱的正是北镇。北镇有医巫闾山这座宝山,不仅风光秀丽,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在北镇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五楼,赵忠老人一见到记者,就热情地说,“走,一起到家里坐坐,看看我的作品。

赵忠,今年74岁。1971年起在北镇正安中学先教史地,后教语文。 198810月转到闾山风景区工作,直接接触到闾山的历史研究和景点建设,直到20012月退休。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和艺术作品是他多年来的爱好,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史功底,赵忠把全北镇的民间故事“翻了个底朝天”。从闾山的起源传说到景物来历传说,从地名传说到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经赵忠收集、记录、整理、润色,一个个优美动人的风物传说、一段段扑朔迷离的民间故事,如今都凝固为手写文字,静静地躺在北镇市文化馆的馆藏中。这些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北镇的风土民情,也使赵忠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为他退休后的闲暇时光增添了无穷乐趣。

“北镇作为千年古城,它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靠传说故事得以诠释和传承。传说故事不需什么道具,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瓜棚李下都可以讲,深受老百姓欢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讲故事不仅图一乐,关键是作为一名党员,有责任带头把悠久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赵忠告诉记者,他出生于闾山脚下的故事世家,姥姥和母亲都是当地讲故事的能手,赵忠是听着《靴子石》、《望仙亭的传说》等故事长大的。他的儿时在古楼附近度过,当时老人们闲来经常聚在一起讲故事。 “老人讲故事带有反复性、重复性,印象就深入骨髓。听得故事十几遍,不会写来也会讲。 ”赵忠兴奋地说,“在故事里‘泡’得久了,我3岁时就开始给伙伴儿们讲故事了。 ”工作后,他更加注意收集闾山一带的风物传说和民间故事。至今,赵忠已搜集整理了闾山故事100多个,汇集成手抄本10部,总字数超过10万字。其中有30个故事被收录在《闾山民间风物传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锦州市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镇资料本》中。因其会讲的传说故事甚多,而且栩栩如生,让人听得着迷,赵忠“闾山故事大王”的名号就在北镇传开了。为了把民间文化更多地传播给外地人,赵忠还经常到闾山上活动,为游客义务讲解景点的传说故事。“游客们凑到我身边,越听越起劲儿,一开始还是三两个,不知不觉就聚了一群,好多时有上百人。 ”赵忠得意地说。

“民间口头文学处于濒危状态,讲故事、听故事的活动在民间近乎绝迹。因此,急需对它们进行系统地抢救和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 ”赵忠严肃地对记者说,“现在好难的工作就是传承,年轻人习惯看手机、上网络,而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的,很多在网络上找不到,如果不在认识上重视,没人照着讲、接着讲,过不了几代人就会湮灭。 ”为此,赵忠只要一有机会,就到处宣讲他的闾山故事。在他看来,讲故事还不仅仅具有保存历史的考古学意义,更重要的是,故事的教育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他要用故事教育警示人、教育人。在文化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赵忠在小学里开设了故事班。如今,闾山故事已在小学生中广为传诵。

好近几年,赵忠还玩起了剪纸。他把满族剪纸艺术与民间文学结合在一起,让剪纸来“讲述”闾山故事,使之更添了几分视觉形象,也使民间文化传承多了一个载体。他说:“这些事虽然微不足道,但我这一辈子把自己的所学所能都献给了党的事业,可以说无愧于心。有生之年我还要更加努力工作,以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临行前,赵忠为记者挑了一张“三阳开泰”剪纸:“送给你,图个吉利!

好美寄语:一个人必须懂得感恩。无私奉献,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工作,使自己尝到成功的喜悦,更感受到报恩的快乐。

http://epaper.lnd.com.cn/lnrb/20150312/m_789770.jpg

“夏青”广播站还是惠农服务站

受访人:张文栋 采访时间:36日下午3点半 采访地点: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台镇三道村

刚到张文栋老人家门口,记者就着实被震撼了一把。与众不同,这座大院的门脸好像化了彩妆:墙面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牌匾,亮出这户农舍的“复杂身份”——“绥中县老科协高台老科协分会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绥中县高台镇三道村张老汉农家广播站”、“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科普惠农服务站”……让人感觉与其说是座住宅,不如说是个单位。好惹人注意的,当属左墙角一根约两层楼高的树干,上面固定着3个不同朝向的大喇叭。

“门口这喇叭做啥用的? ”张文栋笑呵呵地回答:“这东西作用可大了,发布产供销信息,普及农用科学技术,宣传好新政策,都是村民们好关心的。我的大嗓门一开嗓,周围的老百姓都听得见。怎么体现党组织的力量?这就相当于把支部建在了喇叭上,传进了人心里。 ”张文栋的老伴儿在一旁插话:“一开始我不同意安装这东西,说他净张罗花钱,不想怎么赚钱。后来看到大伙儿受益了,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群众都赞成,我更得理解支持他!”张文栋听着,脸上露出朴实憨厚的笑容。他说得实在:“咱是党员,不能老想着吃不吃亏,而应该在乎群众受不受益。

现年67岁的张文栋,退休前在绥中县高台镇供销社工作,2006年退休后被吸纳到老科协队伍中来,并任高台镇老科协分会秘书长。从1999年开始,结合省科协开展的“科普服务站”建设工作,张文栋先后自费5000多元购置了广播设备,在自家大门外的树干上,安装了3个高音喇叭,建起了农家广播站,每天早晚不定时广播,覆盖面达到方圆五六里地远,涵盖三道、腰古、北赵3个村9个自然屯。广播内容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包括县农技部门发布的农情信息、虫情预报、科技讲座的现场直播、农产品的购销通告等。

一晃儿张文栋的广播站已经开播16年了。张文栋和他的广播站成了三道村的一块招牌,村里人都称张文栋是“我们村里的夏青”。这些年来,张文栋究竟无偿传递了多少条信息?又有多少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准确的数字恐怕难以算清。如今,附近的村民们只觉得张老汉农家广播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当喇叭响起,心中就像有块石头落了地。

“播啥不播啥,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既要搜集资料,还要了解农民实际需求。”张文栋每次广播前都做足功课,查阅不少相关书刊,自己做到先拿准吃透。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传播的平台,张文栋可动了不少脑筋。 2008年,他又出资3000多元,专门拿出一间屋子创办了农家书屋,供群众上门查看或借阅。目前,书屋共有4个大书架,按种植业、养殖业、综合专栏、化肥农药分为4类,藏书达2000余册。自从有了它,农民只要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到这里查找有关资料,变收听广播的被动学习为“问题导向”的主动学习,周围村屯学习型农民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信息不灵通,市场打不开,这几乎成为农民致富路上好大的绊脚石,我心里起急啊,就想着怎么帮大伙一把。 ”由于退休前在供销系统工作,张文栋比普通农民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手中也有很多客户资源。于是,他创办了农家科普服务站,打造了“培训+实践”的模式:一方面,根据村民需要不定期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来讲课,让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2013年,他又投资6万多元,在院子里新建了100平方米的培训室;另一方面,经常通过广播发布供销信息,帮助农民引进良种,寻找销路。经他引进的种子、化肥、农药没有假货,价格便宜,村民赊账也可以拿去先用;由他代销的各种农产品,不压价、不囤货,结账及时,村民们信得过,都把他家当成产供销“中转站”。 “普通人讲诚信,党员更要带头讲诚信,诚信经营,诚信做人,这样才能增收致富,也才能心安理得、快快乐乐。 ”张文栋感慨道。

好美寄语:党培养了我,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为群众服好务。农民富了、得到了实惠,自己就开心。

(编辑:芳宁)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日常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日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