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大代表——杨震,收集民情“在路上”

   2019-06-16 2630
核心提示:无论是作为村党总支书记还是党代表哪一种身份,群众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党代表只有给予群众足够的关心,群众才会信任你、支持你,才能够发动集体的力量建设好美北窑!

“无论是作为村党总支书记还是党代表哪一种身份,群众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党代表只有给予群众足够的关心,群众才会信任你、支持你,才能够发动集体的力量建设好美北窑!”这句简短的话出自一位朴实而又不平凡的大洼县唐家镇“80后”党代表、镇人大代表——杨震。

唐家镇北窑村是大洼县建设新型农村生态社区的探索者,北窑葡萄、文体协会、园林式的村容村貌等等都是北窑向外介绍的一张张名片。在这样一个走在发展前沿的村庄,杨震既是村党总支书记,又是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以“80”后的观点和视野,积极组织驻室代表、委员到村民中定期走访、主动约访,尽其所能为村民想点子、谋发展。如今,北窑村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成为了解民情、畅通民意、为民办实事的服务阵地。

今年年初,杨震看到村民房前屋后都有不少空地,闲着既可惜又不美观,便主动约访老党员,向他们介绍了发展“庭院种植”的新理念,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让人赏心悦目,还可以收获果实,一饱口福,剩下的还可以拿出去卖,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杨震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老党员们的积极赞同。如今,村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村民们根本无法承担太重的劳动,发展“庭院种植”,既轻便,又有收益,一举多得。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就向村民做宣传动员工作,一定把“庭院种植”搞起来。有了大家的支持,还得向上争取资金,杨震将这一想法向镇党委反映后,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镇党委、政府决定为每户农户免费提供4060根架材,并提供车辆帮助村民买葡萄苗。杨震粗算了一下成本收益,借助北窑葡萄的品牌效应,每家每户仅靠房前屋后这片地就能增收近2万元。

杨震笑说,他好爱做的事,就是到村民家“串门”,“大家围坐一起没啥顾忌地聊天,‘找料’也容易点。”杨震思路活,干劲足,愿意为大家跑腿儿,虽然他才来到北窑村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周围村民都习惯了有事找他商量商量,让他帮着出出主意。

北窑村八家子屯的村民日子过得日益富裕,大家就想在家门口建个文化广场,茶余饭后可以聚在一起下下棋、跳跳舞,追求一种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一次杨震到八家子屯“串门”时,村民们说出了他们的想法,并主动提出能免费提供建广场的场地。了解村民的诉求后,杨震火速着手,多方“化缘”,不仅筹集到了2万元建设资金,还组织村民出义务工,共同建设村里的文体活动广场。“在杨代表心里,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八家子屯村民如是说。

杨震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村里的文化广场利用率高,他组织文体协会的志愿者定期打扫;为了给空巢老人增添欢乐,他组织象棋比赛满足老人们心理需求;村里的胡大姐供不起孩子上大学,他动员村委会、“两代表一委员”、热心公益的村民捐款;为了继续增加村民收入,他筹建民俗一条街,搞起了农家乐……

“既然作为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为民发声,履行好职责,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我的办公室就在路上,欢迎村民随时来找我!”杨震说。

(大洼县委组织部供稿)

(实习编辑:月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企业大数据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