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缅怀科研先驱 弘扬科学精神”主题活动

   2019-04-10 252
核心提示:为缅怀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海洋事业奉献一生的崇高科学精神,弘扬“耕海探洋、唯实求真,博学创新、厚德致远”的所训所风,4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缅

为缅怀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海洋事业奉献一生的崇高科学精神,弘扬“耕海探洋、唯实求真,博学创新、厚德致远”的所训所风,4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缅怀科研先驱 弘扬科学精神”主题活动。海洋所相关负责人、管理部门全体职工、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活动中,党委书记王辉回顾了中科院院士童第周、曾呈奎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追思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大家在两位科研先驱铜像前静默肃立,有序依次上前献花鞠躬,表达缅怀之情。王辉表示,海洋所建所69年的历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先辈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时代的海洋人,我们应永远铭记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情怀和奉献精神,秉承“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精神理念,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童第周、曾呈奎介绍:

童第周(1902.05-1979.03),男,浙江省鄞县人,中共党员,中科院海洋所第一任所长,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童第周毕生致力于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他带领的研究组在掌握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等必要技术的基础上,对文昌鱼胚胎发育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鱼类的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合作,探讨鲫鱼和鲤鱼的信息核糖核酸对金鱼尾鳍的影响,成功培育出世界第一尾克隆鱼,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先河。

曾呈奎(1909.06-2005.01),男,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和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是中科院海洋所建所元老、第二任所长。曾呈奎毕生致力于海藻生物学研究,在藻类分类形态研究方面发现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主持和领导了《中国海藻志》的编写;对海带、紫菜的实验生态学研究以及栽培生物学基础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并倡导我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道路,成功实现海带大面积规模化栽培,掀起我国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创造了利用马尾藻为原料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为我国海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日常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日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