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优化参数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完善的“四化”管控措施,更得益于胜利现河采油厂提出的“微配产配注”思路。“我们借助实时功图面积变化情况,更精准、更及时地调整油井参数以及水井注水量,”厂长路智勇介绍道,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好大化利用地层能量。
所谓配产配注,是指根据地下流体的流动变化情况,在宏观把握区块开发特点、规律、态势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地下能量供给、含水变化、生产压差等诸多因素,从而对油水井制定更为合理的生产参数和注入量。
而微配产配注,就是在采油厂制定的配产配注大方向中,充分体现了新型管理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地下特点和实时变化,对配产配注进行“精修”,不做“质”的改变,只做“量”的调整。
微配产配注不会“大动干戈”,有时可能只是5方水,或者0.1次/分钟的冲次,只是一个“小动作”。“再微小的调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厂油田开发专家郭志华认为,必须考虑到该井涉及的所有层系、油水井、注采流线等等所有情况,“也可以理解为将配产配注方案进一步完善,杜绝一张药方吃到老。”
河75-斜76井在转注投产初期,为了弥补地层能量亏空,日配注为50立方米/天,对应的油井注水见效。为了防止含水上升过快,能量补充后,将该井日配注下调至35方/天,随后又调至20方/天,对应的3口油井均见到效果,合计日增油3.8吨。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地层能量,又将其中油井河75-斜73的冲次由1.3次/分钟上调至2次/分钟。实施以来,该井组产量稳中有升,动液面由1581米恢复至1443米,累计增油超800吨。
以“增油效果好好、供排关系好协调、能源消耗好优”为目标,通过一个个“小动作”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功图饱而不满、亏而不欠。
“一般正常功图形状为平行四边形,要通过微配产配注让它一直带着个小‘刀把’。”路智勇解释说,“就像吃饭一样,吃撑吃少都影响干活,我们就要探索吃七分饱这个临界点。”
在当前“四化”设施覆盖率高、监控方法多、分析手段完善的情况下,找到这个临界点并不难。更多的是在大数据支持下,权衡地层能量、产油量、含水率等各项数据。
河68-斜75井自分层补孔作业后,含水逐渐升高。管理区将其冲次由1.05次/分钟经过多次调整,好终达到3次/分钟。通过反复调整优化,日产油稳定在6.6吨,含水率稳定在60%。
为全面提升配产配注效果,采油厂制定了“六大类群挖潜力”为基层指明技术方向,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梳理“五大类稳产措施”。在60天劳动竞赛期间,调参115井次,初增油76.7吨/天,累增油220吨,调配井组74个,累增油1102吨,效果显著。
除了上述“显性效益”,合理的供排关系会减少抽油杆的载荷,防止出现疲劳断脱,还会带来节约用电、延长生产周期等“隐性效益”。通过真抓实干的“小动作”,带来真金白银的大效益。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油藏动态监测的使用力度,更精准把握地下情况,为微配产配注提供更及时、精准的参考,全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升级新高地。”路智勇心中早已布好了采油厂“四化”发展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