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结疤的大蹼铃蟾

   2019-01-11 59
核心提示:铃蟾是蛙类中一个非常原始的类群,隶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原被划分在盘舌蟾科中,后来独立出铃蟾科,是介于原始无尾类和较高级的无尾类之间

铃蟾是蛙类中一个非常原始的类群,隶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铃蟾科铃蟾属,原被划分在盘舌蟾科中,后来独立出铃蟾科,是介于原始无尾类和较高级的无尾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群,其分类与分化的研究对探索无尾两栖类的进化问题非常重要。铃蟾有7种,其中2种分布于欧洲,其余5种分布于亚洲,后5种我国均有分布,今天我们要说的大蹼铃蟾就是其中的一种。

之所以叫作大蹼铃蟾,就是因为它后肢上的蹼特别大特别发达,与其他铃蟾相比就显而易见了。

大蹼铃蟾体长44~490mm,无鼓膜,无耳柱骨,舌近圆形,不能伸出口腔以外。皮肤粗糙,整个背面满布大小瘰粒,眼后有一对大瘰粒,一般肩上方有4个大瘰粒排列成“×”形,腹面皮肤光滑,四肢较短。体背面一般灰褐色或黑灰色,有少许黑斑或草绿色斑,腹面橘红色或橘黄色与黑色斑相间呈醒目大花斑,腹后和股基部的橘红色斑连成一片,声囊。常栖于静水塘、沼泽地和小山溪缓流处石块下。行动缓慢,在水塘内仅露出鼻孔和眼睛,在陆地上受惊扰时将四肢掌、跖部向上翻转,显露出橘红色以示警戒。以多种昆虫、螺类以及其他小动物为食。5~6月为繁殖期,雄性常发出像小鸡一样的鸣声,雌性产卵在有水草的静水坑内,数粒数十粒为一群,附在水草茎叶上。蝌蚪在静水塘内生活。

大蹼铃蟾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四川及贵州海拔2000至3600米的山区,个体不大,行动笨拙,但是却有着非常厉害的防御本领,其皮肤分泌物具有剧毒,大蹼铃蟾可以说是中国好毒的蛙类。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致力于对蛙类皮肤分泌物的研究。早在1998年赖仞等就对大蹼铃蟾皮肤分泌液中抗菌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此多肽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此活性肽还有很轻微的溶血活性,也可以促进平滑肌收缩和增加微血管的渗透性。2002年赖仞、张云等对中国部分两栖类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筛选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分子和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因子,并结合中国及世界两栖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主要从药物开发和资源保护的角度对中国两栖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2003年申吉泓、张云等发现大蹼铃蟾抗菌肽对膀胱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06年张云又以大蹼铃蟾为代表性物种,揭示了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丰富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揭示了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张云课题组后续又对大蹼铃蟾皮肤蛋白进行了更多的相关研究,近期更是揭示出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激发无疤痕组织修复的机制。前期从大蹼铃蟾中发现了脊椎动物第一个新型孔道形成蛋白和三叶因子复合物,并发现该内源性蛋白质机器具有刺激细胞囊泡化生成,在细胞内吞、溶酶体中形成膜通道并调控其功能的特性,又发现该复合物具有激发组织修复的功能,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表皮生长因子相比,该复合物不仅可以通过加快皮肤组织损伤的再上皮化来促进伤口愈合,还具有减轻创伤水肿,促进无疤痕愈合,同时抵御耐药菌感染的特征。研究发现了脊椎动物组织创伤修复的未知蛋白质效应分子复合物及新型细胞作用通路,为深入解析组织再生和修复及疤痕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线索,对研发新的疾病治疗药物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外伤、手术等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疤痕,严重的疤痕影响颜值,还会导致临床功能障碍,未来伤口无疤愈合或许就靠它了。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大蹼铃蟾,可以来昆明动物博物馆有毒动物特别展区亲自观看活蹦乱跳的大蹼铃蟾哦。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日常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日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