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搅乱全球奶粉市场 奶粉限购并不能挽救中国奶业

   2013-03-05 腾讯网财经频道毛木子314
核心提示:国产奶粉难从限购中获利,乳品企业连年曝出产品质量问题,正说明在质量管控方面尚不完善,依然存在着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堵住漏洞。
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之后,3月1日起,香港也开始实施奶粉禁令。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转投国产奶粉,对两会代表“内地奶粉99%符合标准”的说法更是嗤之以鼻。国产奶粉为何如此不受国内消费者待见?…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不仅仅对进口品牌有偏好,还要求是原装进口,认为质量更有保障;同时,在欧美等国,婴幼儿奶粉一直是政府重点补贴的对象,本身的价格就较低,加之近年来欧元、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使得欧美等国的奶粉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

三聚氰胺之后 大型乳品企业悉数再落马.消费者信心不足不是空穴来风。虽然距离三聚氰胺事件过去已经4年多,而乳业市场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例如伊利含汞事件、蒙牛和南山奶粉婴幼儿产品都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光明乳业在过去一年里多次曝光质量问题等。但众多受害者却仍迟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当初受到处分的那些官员竞相复出或升职,乳业的监管模式也未见根本改进。这些大型乳品企业所占国内市场比重肯定不止1%了吧?

而中国随着2009年以来的再一次婴儿潮,龙年出生的宝宝对奶粉的需求量到达了顶峰,中国国内因食品安全信任问题以及龙宝宝效应,导致中国顾客全世界范围抢购奶粉。

中国消费者搅乱全球奶粉市场

2012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奶粉实施限购令。2012年6月,美国Tar-get、沃尔玛等推出5至12盒的限购令,以缓解当地华人整箱购买奶粉的现象。随后,新西兰于9月宣布开展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动。之后澳大利亚悉尼等地推出每人每次限购4罐的措施,荷兰、德国加入限购行列,其中荷兰限购1罐,德国限购4罐。

2013年1月28日起,澳门实施领取“奶粉卡”,每月限购5罐。从3月1日开始,香港实施奶粉禁令。违例者好高会被罚款50万元及监禁2年。新规生效第一天,即有多名内地人被捕。

政府不应该空口无凭的说我们的奶粉99%安全,而应该说我们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食品安全。此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的乳品“新国标”:在其他国家纷纷提高生奶标准时,中国为了照顾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选择跟世界潮流背道而驰,调低了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两个关键指标。这种一味迁就“国情”的做法,对消费者提升信心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解决好食品问题,尤其是婴儿奶粉质量的问题,是国家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日常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日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