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宣布依托于支付宝的小程序将于8月18日正式推出。
事实上,支付宝公测小程序也有一段时间了,初还出过抄袭微信小程序后又致歉的闹剧。不过这些都没有挡住阿里入局小程序的步伐,虽然比微信晚了1年零7个月,但阿里还是来了。
在阿里之前的则是百度,在7月4日的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沈抖正式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其特点是不但全面接入了百度大脑3.0的110余项AI能力,更将在12月份实现全面开源。
时间退回到今年3月20日,包括小米、华为、OPPO、vivo在内的10家国产手机厂商共同发起了快应用标准。快应用是安卓手机厂商们基于硬件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应用生态,用户在无需下载安装的情况下就能使用手机App。
在微信推出小程序19个月后,小程序行业的“3+1”格局正式成型。就目前情形看,已无太大可能出现新的小程序平台,后续的市场竞争只会围绕这“3+1”展开。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3+1”格局是否还会出现变化?
我的观点是会,从产业形态上看,小程序的未来竞争会从开放和封闭展开,类似Android和iOS。如此来看,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放生态与微信小程序的封闭生态将成为小程序行业的两大趋势。而其他如支付宝小程序和快应用联盟,机会存在但希望不大。
为何说支付宝小程序、快应用希望渺茫
小程序从根本来说,是超级App作为“操作系统”的生态中坚。参照手机OS的发展,小程序的未来有两个特性基本可以断定:一是小程序数量和用户基数会更大,二是无论封闭还是开放,都要有足够多的合作伙伴。
换句话说,想要做成小程序,这两个特性缺一不可。
目前来看,“3+1”里有希望达成这两个特性的是百度和微信。从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7亿、上线小程序100万个,其中游戏类小程序的使用用户已达3.1亿。
百度则是在上月初的AI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从流量、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扶持小程序。像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爱卡汽车、携程、哔哩哔哩(B站)、,墨迹天气、万年历、齐车大圣等开发者和第三方合作伙伴,都已表态会持续优化已经推出的智能小程序,或者即将推出智能小程序。
百度的优势在于,它是天然的互联网入口,搜索引擎对于用户的服务、信息需求来说是一个可以选择]解决渠道。虽然百度做小程序也晚于微信,但我觉得这与百度做信息流类似,也是一个可以后来居上的业务。因为搜索引擎离用户更近,对比支付宝和快应用来说。
如果以上述两个特性来看支付宝小程序,它突围成功的可能性相比百度和微信要小一些,但也不妨碍小程序在支付宝生态内的发展。我们下面的分析,均基于更广层面的大众市场。
首先,支付宝小程序的应用场景更多被限定在支付领域,并且过于注重商业转化。从支付宝小程序公测情况来看,支付宝更倾向于将小程序导向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这两个领域对应的正是交易场景,也就是说支付宝小程序的天然使命就是促成交易。
其次,支付宝小程序的商业逻辑仍是提高转化率和交易频次,也就是优化用户在支付宝App内的交易服务。对于话题性较少、需要更高转化的生活服务类小程序来说,支付宝是更好的选择,但对于范围更广的小程序开发者而言,支付宝小程序仍有明显的短板:使用场景单一、频率过低,且在流量方面也无法与“时间黑洞”微信以及“互联网入口”百度进行抗衡。
第三,由于支付宝小程序天然的交易属性和使用场景,在技术上会对保障消费更加偏重。这让它在与主打智能化的百度智能小程序进行抗衡时,可能会落于下风。
再来说快应用,实际上快应用这个联盟是手机厂商联合起来对抗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必要步骤。手机厂商已经不再希望只在硬件层面获取微薄利润,而是寄望于获得更多流量控制权。
快应用的短期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快的制定并推行标准落地,但是仅仅是这一项操作,就要面临诸多挑战。联盟形式下各自利益难以均衡,譬如小米、金立等都已有自己的快应用服务。
往更远一步想,快应用联盟或许能够在用户基数上占到优势,但是在对开发者的吸引、扶持以及分成上,联盟形态的组织势必不如超级App的动作快、下手狠。并且,本身互联网公司与手机厂商是一种共生关系,而快应用联盟的出现则是打破了这种关系,现阶段和平相处难免未来会出现罅隙,想想腾讯和华为。
小程序是百度与微信之间的“楚汉争霸”
相比支付宝和快应用,我更倾向于百度和微信在小程序行业的发展。并且,不排除二者未来会在小程序行业发生摩擦,因为它们的布局有太多相似之处,但又是围绕封闭和开放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在运作。
微信小程序被框定在微信范围之内,但背靠微信生态圈流量和认知度都很高,并且微信也在逐渐释放小程序的入口,从单独频道到首页下拉,再到开放模糊搜索,微信小程序距离用户越来越近。
从小程序孵化出来的拼多多,以及正在享受小程序便利的腾讯系企业,如、知乎等等,都已经逐渐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入。
但坏消息是,微信小程序目前仍以游戏为主,在服务上也是腾讯系居多。根据公开资料,今年上半年,有20多个以小程序为主战场的创业项目获投。但在这些明星项目的背后,是数以百万在小程序创业领域淘金的团队和个人折戟,默默无闻地死去。
百度对小程序的布局应该说是一种“旧情复燃”,对此前“轻应用”的一次“复活”。百度有一万个理由先于腾讯开发小程序,但受制于超级App的缺失,直到现在百度才大力气推广。
好饭不怕晚。百度智能小程序现在的优势在于,有充足的流量补贴和开放环境,同时百度AI技术的加入也成为少有的壁垒。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息流业务的不断壮大,百度App的DAU已突破1.5亿次,超级App的出现令小程序也有了落脚之地。百度未来完全可以将智能小程序设计为站点,在首页向用户推荐,无需跳转至本地App即可完成服务。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开发者要将百度视为同微信一样重要的小程序阵地呢?
抛开我们之前提到的流量、资金扶持不谈,首先百度在AI技术的优势就是其他平台不具备的壁垒。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就宣布,将百度大脑3.0的AI能力全部开放给智能小程序开发者,这些能力包括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增强现实以及情景感知等类别,其中部分能力甚至已经封装好,开发者直接调用即可。
其次是百度的开放策略,对比微信、支付宝而言,对开发者更为友好。百度副总裁沈抖曾说过,百度智能小程序要为用户和开发者打造一个体验更佳的开放、智能化移动生态。
在开放策略之下,百度为开发者提供了“捷径”,开发者只需要简单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平台开发的小程序直接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并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行。
更重要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具备跨越平台的能力。也就是说在百度框架标准下的智能小程序,可以在不同App之间进行跳转,不同App之间实现同样的功能。
对比支付宝小程序而言,摆在它面前的两座大山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翻越的。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和先发优势,从小程序里孵化出的拼多多对淘宝构成的威胁有目共睹。百度智能小程序则是胜在了场景、开放和技术上,对于开发者和企业而言,我相信它们已经看到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