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为他人代缴社保法律风险及防范

 
 
单价 面议对比
询价 暂无
浏览 22
发货 广东广州市付款后3天内
过期 长期有效
更新 2018-06-22 13:56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骏伯人力资源公司

企业会员第9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详细说明
 时下不少自己做生意的市民,习惯于通过关系找一家单位挂靠人事关系,尤其是由其代缴保险,以此确保自己的社会福利。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也经常被老板要求其朋友挂靠在公司,代缴社保。这种由于户籍限制、“嫌”转移麻烦等等原因而普遍存在“挂靠”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做法,目前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这种现象之所以在各地均普遍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也与政策制度分缺设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基金统筹层次低等因素有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也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带来不小的困惑,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析。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挂靠”缴社保违法
  《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均明确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虽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费,这是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但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职工缴纳社保费用。这种行为并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利益。职工和企业创造条件,符合缴纳社保费的要求,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其次,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职工缴纳社保费有其合理性,有利于实现部分人员的社保权利。参保人员由于户籍限制等原因,无法在工作地参保,以个人身份参保也受到诸多条件限制,挂靠单位参保是实现社保权益的自家途径。如果法律禁止单位为非单位职工参保,将这自家途径堵死,参保人员无法参保,自身社保权益也就不能实现,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次,事实上无法禁止。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讲,如果将此行为界定为非法,社会保险部门就应当查处,不能允许参保。社保部门如何举证证明不存在劳动关系?即使能够否定劳动关系,面对成千上万的参保人员,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要从中甄别出哪些是单位员工,哪些不是单位员工,这种工作简直是无法进行开展。现行的社保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此种行为,根据行政法律的一般原理,即“法无规定即禁止”,因此,在现实情况下,社保部门无权进行查处。
  因此,挂靠缴纳社保并没有被我国法律明令禁止。
 
    用人单位为非员工代缴社保法律风险
  从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角度来看,是有风险存在的。因为用人单位给非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意味着跟这些人员在存在着表面劳动关系,这些人员就“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工资,甚至还可以索取经济补偿金,故用人单位应慎重为之。
  发生此类风险一般是非员工要求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非员工通过提供社保缴纳记录或者社保缴费凭证等证据,从而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如果用人单位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很容易被人钻了法律空子,从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用人单位为非员工代缴社保的防范
  虽然用人单位为非员工代缴社保,但其从未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未向其支付劳动报酬,即用人单位并无用工行为,双方之间并未建立劳动关系。在此种情形下,应认定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应当认定为委托关系。
  而是否存在用工行为的认定,可通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工资表或记录、招聘登记表或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证言来证明。因此,企业应当完善和规范相关招录用以及工资支付流程。
  此外,用人单位为非员工代缴社保,应当由其本人申请,公司再与其签订代缴社保协议,协议具体写明委托缴社保的方式、停保书面通知时间、出现不到公司缴费截止时间公司自动为他停保等。此份协议必须由本人亲自到场,当着公司人事或财务人员的面,亲笔签署委托代缴社保协议,该协议不得由人代签或以各种借口理由拿回去签。这样能够避免发生争议时,挂靠缴费人员否认签署委托协议,否认签名的真实性,从而产生法律纠纷。
  总而言之,企业为非员工代缴社保还是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当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存好委托代缴社保协议,避免被人利用,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如有相关需要,骏伯人力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咨询方式:手机:向小姐 13535584783 020-38023538-8801
    Q Q(微信):771741347
    网址:www.hr668.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140号华港商务大厦803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代缴上海社保,上海劳务派遣,代买上海社保,上海社保外包咨询 广州劳务派遣,代买派遣人员社保,广州工资代发、五险一金代理 湛江企业社保如何缴纳,代理湛江社保代买,湛江社保挂靠公司 外地人口如何享受广州的养老金 个体户如何购买广州社保 这是一份有内涵的劳动合同,不看清楚会掉坑,社保代理 广州好严楼市新政出炉,单身限一套、社保3年变5年 江门职工生育津贴待遇调整,终止妊娠好多可享受75天产检 高风险性工作岗位如何保障双方利益不受损伤 专业劳务派遣单位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60141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