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一年演及赈灾歌曲创作录制的同时还自费组建了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退伍兵突击队”,为灾区的群众
服务,排忧解难,小曾在灾区同战友们住帐篷吃方便面,与灾区群众一起抗震救灾,由于小曾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表现,多次受到国家领导及军委领导亲切慰问,还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中国秘书长余海若先生授予“联合国人类和平使者奖”。著名音乐家阎肃老师这样评价小曾:“小曾的声音不是专业的华美,却是少有的特色”。江西师大音乐系招生很少,小曾落榜了。正当小曾心灰意冷时,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年轻的小曾成为了一 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花映照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带上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这首歌成了小曾当时的真实写照,正如歌中所唱,小曾担心自己写的第一首歌就被领导当成涣散军心的“楚歌”。但奇怪得很,尽管后来新兵们一唱这支歌就抹泪,但三个月下来没一个因想家而离队的,往年倒是年年有“跑兵”。“堵在心里的东西被疏导开了,反而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小曾认为《新兵想家》等歌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不少曾带过的兵来信,要小曾的相片,又问 “嫂子”如何……由此,小曾自然地忆起了自己的老班长们,一种情绪涌动在胸 间,而在诉诸笔端时则干脆摘来战友来信中的话句:“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 怎么样……”。小曾说:“当过兵的人,谁能忘了自己的老班长?怀念班长的主题,一下就找到了所有当兵人的情感共鸣点。太浓的情感,往往不宜太花哨的修饰,你要提笔给班长写信,头一句准是这一句。”
[的作用是积极的。这时候,小曾并不太懂“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些理论, 但他创作出来的每一首新歌其灵感往往是源自生活。于是江西师大的音乐系少了一名学生,可日后的军营却多了一名歌星。小曾,全名曾德洪,2月8日出生,江西省遂川县,军营民谣的创始人、开拓者。曾在福建部队服役。1996年以一首《我的老班长登上全国各大城市电台排行榜,红遍大江南北,同年以这首歌的MTV荣获中央电视台首届“军神杯"军旅歌曲MTV大赛优秀作品奖,还荣获1996年全国听众好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由于小曾的歌唱得好又会识谱,新兵连时小曾就代替班长开始教歌了。新兵下连时,连长、指导员一致看好了这个有特长又听话的小兵,把他留在了教导队。在这个教导队里小曾当了三年新训班长兼教歌员,也写下了他的军旅传奇。 那个时候小曾的津贴每月才18元,他用起来很仔细,除了日用品外很少买其他东西。靠着平日的积攒与家里的汇款,小曾花了一百八十多元买了当时第一 批出产的“红棉”牌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