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那么让人操心,从孩子的健康学习倒穿衣吃饭从孩子的婚姻到事业,事无巨细。似乎全家除了家长自己,其他人都让人操碎了心。如果从常人视角看真是挺辛苦,孩子们太不省心。不过,从心理学视角我也看到了一群可怜的孩子,被“热爱”操心的老两口成功培养成了“不省心”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看这种被培养出来的“不省心”孩子现象。
首先,家长们会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是人生事业。
几乎所有‘让人操碎心’的孩子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喜欢操心的家长。有了孩子就把所有注意力都投放到孩子身上,两只手伸向孩子,就再腾不出手给自己的人生,放弃去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转而把自己人生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交托给孩子,然后为了让孩子实现这个计划,每天盯着督促着孩子,看到不满意就焦虑,嘴里说的都是为孩子好,可是这样做到底为了谁呢?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扼杀掉孩子的梦想,即便他真的实现了你想要的,也不会快乐,不快乐的人生不叫成功的人生。这就像每天都给孩子穿着你们的衣服,孩子在这种衣服里迷失自己。不过孩子们长大了要么撕掉这层不伦不类的外衣,叛逆,去追求自己,要么把没有机会穿的自己的衣服再给他的孩子,问题也就一代代传递下去。甚至,有些孩子为了毁掉父母给的爱的枷锁,把自己也毁了。
其次,他们剪掉孩子的翅膀,还要孩子去飞翔。
无能的孩子是被培养出来的,本来可以自己选择怎么吃饭、吃多少的孩子,非要喂他,于是他便不会自己吃了,更可怕的是孩子从此对吃饭失去兴趣了,然后每次吃饭孩子还要听长辈们的批评指责,这些对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举一反三,到底家长扼杀了孩子多少能力,主动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好、处理人际关系等等,举不胜举。爱操心爱向孩子伸手的家长真的要反思自己,你的孩子没有的那些能力究竟是怎么被你抹掉的?到底怎么样才能训练出孩子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你比孩子更有能力?
好后,爱的质量等于操心的数量。
开车需要驾照,父母上岗怎么就没有牌照呢?要成为优秀的父母真的需要学习,学习如何高品质爱孩子,学习什么情况需要帮孩子,什么情况需要砺练孩子,什么时候宠爱孩子,什么时候推开孩子,心理学家认为,爱孩子真的是一种艺术。然而多数家长并没有学习这种艺术,于是就把为孩子做了多少事,有多少时间管孩子,等同于对孩子的爱,好后导致付出心血不少,爱反而成了枷锁,让孩子不能有更大空间拓展自己,变得叛逆压抑。所以,会爱才是爱,不会爱是伤害。
心理学的眼睛就是这么犀利,总能看到事情的另外真相,心理学就是这么有趣,如果你接受了这些看似很难以接受的观点,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有效,变得深入和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