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没有尾气排放,环保,替代燃油汽车是必然趋势。目前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是: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充电用时长的问题。随着动力电池的研发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由150km提升到了400km,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充电用时长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目前GB20234.3-2015标准充电*上标配的干式集成线缆外径小于40mm,软体导线DC+、DC-的截面积是70mm2,它标称能够承载的好大电流是250A。事实是承载250A的电流指标达不到,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能够承载的安全电流是180A。因为充电过程中干式电缆的软体导线产生的热不能很好的散去,因此,它不能够承载大电流,若要承载200A的电流连续工作,也会导致温度过高,致使充电桩控制系统高温报警而不能正常工作。
若要很好地推广和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必须解决快速充电问题。要解决快速充电问题,需要使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目前国内设计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它的功率在300kw到500kw之间,输出直流电流300到500A之间。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是由电源、充电*、连接充电桩电源和充电*的液冷线缆构成。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配置的液冷线缆,它是一根集成电缆,外径尺寸为39mm,符合人体工程,方便使用。内含液冷电缆DC+、DC-各一根,还有多根信号线。DC+、DC-液冷电缆的结构相同,它的一端是电极,该电极连接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电源;它的另一端是液冷充电*的端子,液冷充电*DC+、DC-的端子的内部是空腔结构,它和液冷线缆密封连接。
冷却液使用45#变压器油。它在零下45℃不会结冰,,它的燃点是146℃,绝缘,导热效果好。在液冷线缆内部,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冷却液穿过液冷线缆的软体导线,直接到达充电*DC+、DC-端子的空腔底部,对充电*DC+、DC-的端子和液冷线缆的软体导线进行冷却,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带走充电*DC+、DC-的端子和液冷线缆的软体导线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冷却液回到冷却系统冷却后循环使用。保证充电*DC+、DC-的端子和液冷线缆的软体导线在充电过程中安全可靠的工作,不会因温度过高而酿成事故。
液冷线缆充电*系统,基于GB20234.3-2015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充电*,电缆采用液冷技术进行冷却以后,使其充电电流由标称的250A,可以实际提升到500A,并能安全长期地工作,其性能提升以后,可以有效的缩短充电时间,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用时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