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7世纪时,欧洲人陆续进入大湖区,1683年一个神父名享尼平(Hnnepin)的,第一次看到印第安人收获菰米的情景,他不认识菰米,在描述菰的情况时,称之为湖中不经过任何耕种,生长着丰富的水生燕麦(oats),接着又称之为野生稻谷(wild rice)。因而历史沿袭下来,便误称菰为野生稻(wild rice),或水燕麦(water oats),又称为印第安稻(Indian rice)的, 到后来以称 wild rice 的占多数。凡是文献上提到美洲wild rice 的,必不加思索地译作野生稻,故其种子也被译为野米。于是菰不见了,却冐出了北美印第安人采集野生稻为食的史事,误传至今,没有人更正。
中国菰:禾本科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远在秦汉以前,菰是作为谷物种植的,古代把“菰米”即“雕胡”加入五谷,合称六谷(稌、黍、稷、粱、麦、菰),可见当时的重视程度。一直到唐,菰米仍然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菰的植株长的像茭白,但是由于定向培育方向不同。茭白植株高大,叶宽。菰的植株小和瘦矮。因菰米难采集且产量低。而茭白却越来越受欢迎,产量又高。所以南宋前有不少人工栽培,南宋后菰米就基本处于野生消亡状态。中国目前只有野生菰,没有栽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