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参数
产品归类 |
型号 |
平均粒径 (nm) |
纯度 (%) |
比表面积 (m2/g) |
体积密度 (g/cm3) |
晶型 |
颜色 |
纳米级 |
CW-B4C-001 |
60 |
>99.9 |
39 |
1.00 |
六方 |
黑色 |
亚微米级 |
CW-B4C-002 |
700 |
>99.6 |
5.20 |
1.49 |
六方 |
黑色 |
加工定制 |
根据客户需求适当调整产品纯度及粒度 |
主要特点
纳米碳化硼、超细碳化硼粉通过可变电流激光离子束气相法制备,产品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高表面活性,松装密度低,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硬质材料,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莫氏硬度9.46,显微硬度5600—6200Kg/mm2,比重2.52g/cm3,熔点2250℃,与酸、碱溶液不起反应,具有高化学位、中子吸收、耐磨及半导体导电性。是对酸稳定的物质之一,在浓或稀的酸或碱水溶液中都稳定。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用于硬质材料的磨削、研磨、钻孔等。
应用领域
1中子吸收和防辐射材料:B元素具有高达600barn的中子吸收截面,是核反应堆中减速元件―控制棒或核反应堆防辐射部件的主要选用材料;
2复合装甲材料:利用其轻质、超硬和高模量等特性,用作轻型防弹衣和防弹装甲材料。采用碳化硼制作的防弹农,比同型钢质防弹衣要轻50%以上。碳化硼同时还是陆上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以及民航客机的重要防弹装甲材料。如AH一64阿帕奇(AH一64 Apazhe)、眼镜蛇(Super Cobra)、美洲豹(Super Puma)、黑鹰(Black Hawk)等直升机上都使刚了碳化硼装甲;
3半导体工业元件和热电元件:碳化硼陶瓷具有半导体特性和较好的热导性能,可用作高温半导体元器件,也可以用作半导体工业中的气体分布盘、聚焦环、微波或红外窗口、DC插头等。B4C与C结合可用作高温热电偶元件,使用温度高达2300℃,同时也可用作抗辐射热电元件;
4机械密封部件:碳化硼的超硬特性和优异耐磨性能,使它成为机械密封的重要材料。由于其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应用在一些特殊的机械密封场合;
5喷嘴材料:碳化硼的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能,使它成为重要的喷嘴材料。碳化硼喷嘴具有寿命长、相对低成本、省时等优点。碳化硼喷嘴的寿命是氧化铝喷嘴的几十倍,比WC和SiC喷嘴的寿命也要高许多倍;
6耐火材料、精细工程陶瓷,如高精度喷嘴、密封环、核工业、国防工业。
技术支持
可以提供纳米碳化硼在中子吸收和防辐射材料、复合装甲材料、机械密封部件等的应用技术支持,具体应用咨询请与销售部人员联系。
包装储存
本品为惰气包装,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防受潮发生团聚,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
纳米碳化硼粉-纳米碳化物粉体 http://www.cwnano.com.cn/product-item-51.html
中科院固体所准一维石墨烯纳米结构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计算材料科学研究室曾雉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氢化石墨烯(包括石墨烷纳米条纹GNS))的电子结构(能带结构、磁性等)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上取得了新成果。他们成功地模拟和解释了一些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创性的器件设计制备方案。
自从2004年石墨烯(单原子层石墨)被发现以来,科学界和工业界对其在光学器件、电子器件、生物技术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一直非常看好。石墨烯晶体管则是这些应用中很重要的角色之一,目前广泛采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实现场效应管的功能。然而,在等离子刻蚀的实验制备过程中,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往往因为高能等离子的轰击而变得非常不平整,而且石墨烯纳米带边缘的悬挂键化学活性非常高,外来基团在边缘的吸附很难控制和预测。另外,与衬底的相互作用也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实现石墨烯晶体管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曾雉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氢化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动力学稳定性研究上获得了创新性成果,成功地模拟和解释了一些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创性的器件设计制备方案。博士生黄良锋等通过系统的密度泛函数值计算和简单理论模型的结合,阐述了量子限制效应、边缘态内部电子相互作用以及边缘态之间电子相互作用对石墨烷纳米条纹(石墨烯纳米带)的能隙和磁性的各自贡献。他们的一些预测与近期一些实验测量的结果一致。通过对石墨烯/石墨烷界面上氢吸附原子动力学稳定性的模拟,他们指出,可以在石墨烷中刻蚀出边缘非常平整的石墨烷纳米条纹,并且认为这样的石墨烷纳米条纹在常规条件下非常稳定。这也是目前理论上从动力学稳定性方面首先模拟/解释已有实验测量的工作。近来实验上所制备的此类纳米器件边缘还不平整,该工作指出,要提高所制备纳米器件的质量,首要任务是增加氢的覆盖率。在其理论模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用扫描探针集成地刻蚀石墨烷纳米条纹的制备方案,预测可以在衬底支撑的石墨烷上用电子束刻蚀出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集成度的石墨烷纳米条纹电子器件。
上述研究工作不仅对深入理解石墨烯的电子性质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石墨烯晶体管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前沿》上(Frontiers of Physics),并且被《物理前沿》选为封底文章进行报道。
此项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的资助。本工作的部分计算任务在中科院合肥超级计算机中心完成。
来源:中国科学院